亚太周易研究会
 

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教育之道

[返回上一页]

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:“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白我教育的教育,才是真正的教育。”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核心目标,任何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都是以自我教育为基础的。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自我教育的精华。因此,传承这些自我教育之道,积极探索新时期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,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
一、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教育的理论依据

  俗话说“正心以为本,修身以为基”。自古以来,国人都将修身立德放在首位。《周易》有言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《大学》开篇即曰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儒家倡导的“仁义礼智信”五常伦理,成为中华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,与“忠孝廉耻勇”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体系。


  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精髓是自我教育。“天命之谓性”是指人的自然禀赋是天性,“率性之谓道”是说人们顺着自然本性行事是道,“修道之谓教”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。这段话论及命、性、道、教,其从天地的自然观入手,谈到了完善人性的教化。这与天人合一、道法自然等一脉相承,与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如出一辙。


  唯物辩证法认为,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,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。内因是变化的依据,外因是变化的条件,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。内因、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了自我教育的科学性和必要性。如果个体能够自觉地进行自我学习、自我改造,加上外在的有效的教育和引导,那么教育效果会更加理想,这就突显出内因的重要性和决定性。


  二、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“内圣外王”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。其实质上是先哲对关于“人是什么”“人应该成为什么”的教育命题所作的哲学分析,也是圣贤教育目的的终极价值依归。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:“在中国哲学中,无论哪一派哪一家,都自以为是讲内圣外王之道。”



  “内圣外王”是先秦道家提出并由儒家承续的一种理想人格,意为内修圣人之德,外施王者之政或外务社会事功。“内圣外王”这一概念最早源自道家的庄子,他说:“圣有所生,王有所成,皆原于一(道)”。此一道,即内圣外王之道。孔子讲“学而优则仕”,实则讲的也是“内圣外王”之学。孟子的人性皆善是其推行仁政之根据,亦是其“外王”说的基础和出发点。


  “内圣外王”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。其实质是高度推崇道德人格的作用。按照儒家的正统观念,君子只有潜心于道德人格的修养磨练,将道德实践的经验内化到主体的灵魂之中,将道德规范的教育融入到主体的灵魂之中,形成道德的自信自觉,完成“内圣”的实践功夫,才谈得上人之为人的价值尊严,才谈得上实践治国平天下。


  三、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“三纲”和“八目”就是儒家实现“内圣外王之道”的根本途径。综合自古以来的各家各派,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六个方面。


(一)择善而从


  孔子曰: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择善而从是智慧的展示,是成熟的表现,是真情的流露。择善而从,让我们在别人的经验中稳步向前。齐桓公在鲍叔牙劝导下迎来管仲,也迎来了鼎盛的“葵丘会盟”;萧何接受门客建议,免遭杀身之祸;刘备三顾茅庐,形成三国鼎立;唐太宗重用魏征,成就了“贞观之治”;中国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,才有新中国的成立……择善而从给力成功。聪明人总是善于见贤思齐,察纳雅言,择善而从。


(二)格物致知


  “格物致知”为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之一。现在社会上关于“格物致知”的流行诠释是根据南宋朱熹学说的部分观点,认为“格物致知”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、道理。朱熹说:“致知在格物者,言欲致吾之知,在即物而穷其理也。”有学者认为,格物就是指用心感觉事物背后的道德。这个理解,也和古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相符。古代智慧的中国人认为,道生成了宇宙万物,那么,宇宙万物也具备了不同的道德属性。人要学道,要认识宇宙中这个最根本的道,就要感悟万物,从中得道。


(三)持志养气


  孟子把持志与养气密切相连,他说: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”孟子强调持志养气,就是强调理智与情感的统一,信念与意志互动共生。这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已经被证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养方法。伯牙曾鼓琴于江畔;孔子曾观水于川上;严光曾垂纶于富春;陶潜曾采菊于东篱。他们岂仅是鼓琴、观水、垂钓与采菊而已,实在是以之寄托性灵、抒发情怀、洞悉世态、感悟人生。正因为如此,才表现出浩然之气,昂扬之志,居仁之义,不慕虚荣,不图私利,忘怀得失,为后人所景仰。